2024年以来,市残联坚持“党建+残建”融合发展,创新实施“党建责任链、民生实事链、助残服务链”三链联动模式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,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一是高站位,拧紧“党建责任链”。高位推动强部署。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“三级五岗”责任清单,做到党建与业务同部署、同推动、同落实、同运用。强化责任抓落实。以“争当‘四在’干部,打造‘向上’残联”为抓手,健全党建联系点和支部联系群众机制,积极营造“上级做给下级看、一级带着一级干”的浓厚氛围。正风肃纪守底线。强化作风效能建设,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、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,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学纪、准确知纪、心中明纪、严格守纪。
二是实举措,建强“民生实事链”。紧盯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不断提升残疾人民生保障和关爱服务水平。聚焦精准康复,实施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、辅助器具适配补贴6000余人次。聚焦稳岗增收,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340余个,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7期,实现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391人。聚焦家改安居,提供日间照料、居家托养和寄宿制托养服务327人,“一户一策”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99户。聚焦困难救助,发放“一户多残”困难家庭生活救助4674人300多万元,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残疾学生资助138人20多万元。
三是强合力,延伸“助残服务链”。残联系统上下联动。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全市残联系统党员干部先后入户访视14.5万余人次,直接联系帮扶67人次。相关部门同向发力。在全省率先开发“惠残码”,上线“残疾人服务一件事”,切实解决残疾人办事多次跑问题;开展0-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和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筛查防治试点项目,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定期核查与促学工作;开设手语电视节目《一周要闻》和广播专题节目“爱心助残 你我同行”,拓宽信息无障碍获取渠道。社会力量广泛参与。推动成立市扶残助残协会,“全国助残日”期间累计捐赠助困、助学资金30多万元。